教师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天地 > 教育研讨 > 内容

《幼儿数学操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及澄清》读后感

发布者:俞玉珍 日期:2014-06-04 访问次数:4178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需要以作用于事物动作的足够经验和体验为基础,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层次,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建构起来。因此,数学操作活 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实行中还是存在许多误区,老师们通过学习,并且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活动,得到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读后有感

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且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儿童在先,教师在后”的理念,把握其中的度。我们在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时,往往会因为孩子们操作起来会乱糟糟;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把小棋子弄丢;相邻的两位小朋友会把小棋子互换而打乱棋盒……的理由而让孩子们失去自主操作,甚至没的操作。教师们没有从自身上去寻找原因,而是怪孩子们不会操作或是不会保管好自己的棋子。我觉得教师的观念首先要摆正,孩子们失误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个都能万无一失就不需要老师教了。那么,幼儿为什么不能操作到位呢?我想: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趣味引导,两者是非常重要的吧!

数学操作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孩子能有表现自己发展水平的机会,而教师的教学则建立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上的。教师可先帮助幼儿熟悉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观察其表现,再针对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指导。同时增加操作材料的趣味性,可以加入游戏的成份,让孩子们有兴趣参加,在参加中感受乐趣。当然孩子们相互能引导、帮助的话也未尝不可,教师可以旁观,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适时出手相助。

只要教师们能放手去做,以好的心态去面对,不要害怕孩子们会添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李  敏


学习幼儿数学操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有感  

通过本次学习幼儿数学操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我知道了操作学习一般可以分为验证性操作学习、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创造性操作学习。在此,我也对幼儿园教学教育操作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现代心理学认为:单纯地用眼睛看、并能解决知识内化问题,比如在验证性操作活动中: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幼儿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是在于促进幼儿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消化。比如在“三角形”教学中,通过教师演示,归纳学习了三角形特征后,可给幼儿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实物、图片,供孩子操作、比较!巩固对“三角形”有首尾相连的三条边,有三个角特征的理解!

在探索性操作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探究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有关规律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如:在量的教学中,向幼儿提供材料不同、体积形状相同的物体和材料相同体积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幼儿来进行比较。然后,从大量操作中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物体就越重!反之就越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重量却不同这一规律。

在创造性操作活动中,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出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排序数学中,给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特征,设计不同的排序。如:按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不同进行排序,颜色和形状交替着按不变递增或增减进行排序,得出不同的排序形式。

其次,我觉得操作类型单一,也不利于幼儿教学能力的发展,还有,操作组织形式一致,操作材料贫乏这些等等都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应该合理运用操作活动,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层次,也可将幼儿的操作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操作!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小组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个别辅导,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再者,要建立和谐的心理环境,创设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多挖掘一些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而言之,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要多掌握原理及方法,要体现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幼儿教学水平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深思与学习!

                                              ——叶馨


幼儿数学操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及澄清读后感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数学思维老师,我常常会因为上不好数学课而苦恼,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困扰着我,让我没有信心将一趟数学课上好。比如:怎么把原本不生动的数学课上的幼儿感兴趣;怎么把一节有难点,不易理解的数学课,上的让幼儿开心又掌握了。数学课总能让我变成一个不理解幼儿思维的老师,往往只重视结果,忽略了让幼儿在数学操作中体验快乐,提高能力。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幼儿数学操作是为了什么,而文中的第一个误区,把数学操作学习作为巩固只是的手段,忽视幼儿数学思维过程,正是我自己存在的误区,文中提到先演示实物,教师操作,再由幼儿练习的方法,也是我上数学课时常用的方式,这也让我开始思考,究竟怎么做才能把数学课上好。

首先,我将创建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进行操作,打开幼儿操作的局限,让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中明白规律。其次,在上课时,要改变“教师在先,幼儿在后”的模式,让“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幼儿操作时会提出疑问,教师再将幼儿的疑问解决,节约了时间,也更加有效。再次,幼儿生活中数学的操作操作材料总是很有限,幼儿并不能多样的选择,往往一个材料,反复操作,最后失去兴趣。制作更多地操作材料,成为我另一个重要任务,而数学操作中,我们常常只选择单一的方式,集体操作或者个体操作,幼儿是需要同伴帮助的,有时同伴的帮助比教师帮助更加有效,也比较有乐趣,加强了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最后,幼儿的数学操作与语言学习互相结合,多说多做,边说边做,语言和动作相结合。

APPLE     徐丹妮




杭州市德胜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